旺源配资,在线配资平台注册,配资平台公司,配资点评网

×

網站建設

當前位置:首頁 > 龍鼎新聞 > 行業新聞 >

孵化器的一些簡單理解

作者:龍鼎網絡發布時間:2015-07-10 12:00:08瀏覽次數:15386文章出處:晉城自適應網站制作

晉城龍鼎 - 晉城網站建設為您解答!
孵化器的一些簡單理解,龍鼎網絡
  (本紀要為新望院長發起的新金融家聯盟微信群的群友內部交流工作筆記)   主持:陳里(正和島投資CEO)   主講嘉賓簡介:網名“江南憤青”,著名財經評論人士。畢業于中國金融學院,為互聯網金融千人會主要發起人之一,也是本土私募股權五十強企業德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智本資產管理集團合伙人。   【會議紀要】   江南憤青(陳宇)闡述:隨著李總理的互聯網+概念以及萬眾創新,大眾創業口號的提出,現在全國開始陷入全民創業的格局之中,有很多人抨擊,怕陷入最后會是一地雞毛的格局,這個其實是有先例的,運動式文化,總是陷入會陷入各種不太好的境地,我也抨擊過不少,不過,跟以前總是跟政府唱反調不一樣,我到是這次很難得的認同這次這個萬眾創新、大眾創業這個口號的。   當然可能跟我自己是多次連續創業有關系,這十多年來,我一直在折騰,有成功,又失敗,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活一輩子,總得多折騰點事兒,哪怕最后一事無成,也不負這個青春年少,逆風飛揚的時光。其實吧,任何事情看到最后,都是會死的。所以,死前回望這一生,如果不給自己留點啥回憶,總感覺可惜了點。而創業事實上是能最大程度的展現與眾不同人生的一個點。我自己這幾年也做投資,投資過很多很多人,也有很多失敗,很多成功的,但是他們大部分都會跟我說一句話,創業一年學到的東西,比以前幾十年學到的東西都要多,從這個角度講,創業也是逼迫自己成長最好的方式吧,一個創業成功的人,其實回到最后,我們都會發現這樣的人其實情商都挺高的,因為創業路上吃過很多苦,也肯定吃過很多虧,才能情商變的很高,而跟情商高的人在一起,你會很快樂。   (歡迎大家關注“江南1535”公眾號,西湖邊的互聯網金融茶館,七千多股東一起投資的安靜的茶館。。歡迎等待更多的人加入。當然更歡迎年輕人來這里喝茶、創業、裝逼、扯淡!我個人微信號:lpjhchen)(PS:如果轉摘此文,卻摘掉這條的朋友,直接拉黑,絕交!)   沒有安全邊際的創業風險很高   許多人都覺得全民創業會讓很多人都去創業,然后兩個擔心,第一個是沒人踏實做事情,第二個是創業失敗后會讓很多人陷入貧困危機。其實關于第二個,我也見過不少,怎么說呢,我個人其實并不是很鼓勵所謂的沒有底線創業,沒有安全邊際的創業風險是很高的,而且往往會做的不好,大部分負債創業的人,結果都不好,千萬別太去相信所謂的背水一戰,破釜沉舟這種老套故事,其實任何東西能夠拿來被舉例,本身就是說明這樣的案例是個例,為什么我們說要向雷鋒同志學習,那恰恰說明雷鋒太少了,幾乎是個案,個案是不能被推導的。   你看到的成功背后,恰恰反應絕大部分死了的結果。更多的創業成功其實是安全邊際很高的創業。安全邊際很低,會迫使創業者為了當前活下來,不得不去做一些違背自己初衷的事情,而且因為沒有后手,使得他創業縮手縮腳,在很多重大選擇上,不得不做最保守的戰略,往往會放棄很多重要的戰略決策,這個角度講,我還是很相信,雷軍說的一句話,創業還是要燒不完的錢,錢多可以讓你任性的試錯,錢少,你就只能步步走對。馬云其實講過一個事情,他說他當年忽悠別人跟著他干,很多都是降低了一半的工資,所以說是破釜沉舟創業更容易成功,其實,怎么說呢,我到是接觸過其中一些很不錯的人,我到是感覺實情并非如此。   其實這里面我到是感覺分成兩撥人,第一波其實是內心足夠強大,且能力很強的人,對于他們來說,選出降低工資來阿里創業是典型的非常劃算的事情,如果成功,他們會很好,如果不成功,其實也就無非浪費大半年的時間而已,其中一個人還跟我說,最多一年時間唄,成就成了,不成了,當是度假休學一年,大不了在找工作去,找一份還不錯的工作,還是很容易的,也就使得他們其實安全邊際極高,所以,拿一年的時間和金錢的損失去搏一個相對具備未來空間的工作,對于他們來說是很劃算的事情,根本也談不上所謂的破釜沉舟,他們的創業成本其實不高的。我見過很多創業者,都是這種情況,他們放棄所謂優越的工作去創業,壓根談不上是破釜沉舟,本身底子都很優秀,他們去創業也并非是純粹是為了錢,而是的確感覺不去做點事情,有點對不起這輩子。馬云自己也是如此啊,天生就是愛折騰的人生,你們會覺得馬云如果創業失敗會日子過的很不好?怎么可能,人家英語口才如此了得,又是商務部的背景出生,創業失敗了,也一樣可以過很好的生活。安全邊際足夠高呢。   還有一撥人是什么呢?還有一波會去創業的人其實是屌絲,一無所有的屌絲,他們的安全邊際也足夠高,因為沒有成本,創業明顯比不創業要好的群體,他們也是創業的主力軍,從這個社會的構成上來看,大抵創業者都是這兩類構成的,而且是相互交叉的。我們從革命群體都可以看出,農民活不下去了,于是就揭竿而起了,反正已經沒有退路了,反倒是能奮起一搏完成逆襲,這個世界絕大部分成功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其實也沒有錯。   前幾天,我師兄跟我說了一句話,我想起來其實是很對的,他說,世界上的成功99%是因為欲望,1%是因為理想。我感覺屌絲創業是因為欲望居多沒有錢想有錢,高富帥創業很多都是因為理想。至少內心強大的人,更因為是理想,當然回到最后,我還是感覺1%的理想主義者帶著99%的屌絲的組合還是比較好,聰明的人忽悠不聰明但是有欲望的人跟著往前走的組織特別容易成功。呵呵。   回到現在這個年代,我感覺更是不需要負債創業了,這個年代如果你要創業,都無法獲得別人的風險資本的支持,要么就是你人品真不太好,沒人愿意支持你,要么就是項目真是太垃圾,這個錢遠遠大于人的年代,稍微靠譜點的項目都會有人支持你了,你拿不到資金,只能說明前面兩個問題。   這里到是可以著重強調下,幸存者定律。我感覺我們國人的思維邏輯,都被我們小時候的議論文給害了,形成了極為煞筆的推導邏輯。   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英聯軍對德國展開了戰略大轟炸。由于德國防空力量強大,美英空軍損失慘重,國防部找來飛機專家,要求研究戰斗機受損情況,對飛機進行改進。專家們檢查了執行任務歸來的飛機,發現所有飛機的機腹都傷痕累累,于是專家們建議,機腹非常容易受到防空炮火攻擊,應該加強機腹的防護。最后國防部的改進要求卻是,改進和加強對機翼的防護。因為國防部的一個統計學家發現,能夠幸運返航的飛機,機翼都完好無損,這說明,被擊中機翼的飛機都墜落了,而僅僅被擊中機腹的飛機都返航了,應該加強防護的是機翼,而不是機腹。統計學里將這類因結果導致錯誤認知的情況,稱為“幸存者偏差”。   這種偏差其實無處不見,很多專家都跟我說,這幾年他的預測都準了之類的話,我說都扯淡呢,那是因為你把不準的都給主動屏蔽了,感覺只留好的,電視上說,一個老人保持健康的原因是因為每天早起,早睡,鍛煉身體,等等,那是因為他們主動把那些一樣早起早睡,鍛煉身體的卻很早死了的老人給主動屏蔽了,我們說一個人成功是因為勤奮,努力,那是因為他們把很多努力勤奮的失敗者給忽略了,這種偏差必須被清醒的認識到,否則很容易被陷入自我催眠的行為之中,你覺得你不成功,那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還不夠勤奮,你炒股賺錢不多,那是因為你還不夠專業,不夠努力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   三十五歲以上不創業   至于第一點全民創業的事情,我到是覺得其實現實世界是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去創業,我曾經說過我現在是覺得三十五歲以上就不太適合創業了,很多人反駁我說,你看人家馬云都37歲創業,為什么我們不能呢。我覺得這個事情吧,得要回到年代特征來看。   我們社會其實可以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喻社會階段,這個階段一般在農業時代,這個時代你會發現,經驗很有用,老人是寶貴的社會財富,擁有更多的經驗,你就可以讓村子活的更好,如果沒有經驗的話,就會全村子餓死,所以傳承很重要,代代相傳的,都是老一輩給后一輩的,第二階段其實是工業時代,這個時代叫中喻社會,這個社會里,老人的作用降低,因為時代發展較快,許多經驗跨過一二十年后就變得沒有用,所以這個時代往往是同輩之間學習,大家一起進入工廠,同輩之間優劣區分出來以后,后進向先進學習。但是人類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其實整個社會進入了指數化前進年代,以前十年八年來看,不太會變的穩定社會開始逐步坍塌,規則開始很快發生很大的變化,你在一個行業還沒有熬成專家,結果發現,這個行業就沒有了,這種年代里,同輩之間也發現無法相互學習了,于是就要向需求的發起端學習,社會變成了后喻社會,前輩向后輩學習,成為了很明顯的一個趨勢,這個趨勢里我們會發現行業經驗積累和年紀所帶來的優勢逐步坍塌了,在一個人三十五歲以上的時候,其實他跟二十多歲的孩子面臨的競爭其實在資金上、經驗上已經是同等了,并沒有明顯的不同,所以,這個時候的創業,更多成為了比拼體力和試錯成本的過程,誰更努力,誰成本更低,誰更容易成功。更何況從年紀來看,年輕人,有十次二十次的機會,但是年紀大的人只有一次試錯的機會了。   總的來說,大齡創業者,對社會的敏感和固有的認知都很難改變,而且精力也很難跟年輕人對抗,甚至創業金錢成本也更高,同樣的事情,年輕人一天可以做二十四小時,還能扛三四天,而中年人,稍微熬夜就吃不消,同樣的兩千塊錢,屌絲能干一個月,中年人可能只能做個十天,那么競爭力很難相當,所以這個年代,其實是屌絲比較適合創業的年代,跟過去的基礎邏輯發生了變化,更重要的是創業人群加入以后,市場進入混戰年代,一般人群參與越多,意外發生的可能性越大,能力會被弱化,被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搞死。我們投資過一個小伙子,都被認為特別能干,結果給了他的錢之后,出了個車禍,徹底半年不能動,能干有個屁用呢?世界上,競爭者多了以后,決定勝負很大程度上不是一個緯度的。所以年紀較大的人不適合創業了,他們有眼光、有閱歷,更適合去做一些輔助創業者創業的事情,而不是自己親自上陣。   創業是一種特質,一種內心不安分的折騰基因,不是人人都有   至于很多人說李總理的這句話讓世界上全民創業,最終會一地雞毛,其實我感覺不太會,總的來說,我自己感覺,創業是一種特質,不是大部分都有的,很多人即使你逼著去,求著去,他們也不會去的,那是一種扎根在內心深處的不安分的心,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我們在創業的人身上都看到這種愛折騰的基因,所以,我也不覺得,李總理說的這句話真會讓大部分人都去創業了,他只是讓很多內心本來就不安分,然后被社會規則逼著很安分的人被蹦了出來。   我們過去的社會,確切說是個被規則給束縛的社會,任何一個人從出生那天就被教育著按照慣例去做事情,一旦你出格了,就會被冠上不務正業的說法,我當年從銀行辭職,放棄很高的職位和薪水,跟我父母說,我要創業去了,我母親哭了好幾天,哪怕到現在了,還想到這個會哭,總感覺我現在過的很不好,寧愿我在銀行里拿著穩定的薪水,也不想這樣折騰,這種代溝和壓力的現實存在,使得絕大部分被拍死在起步階段,但是內心的不安分,又每天都敲打著你的心,想著世界那么大,總得去看看。一部分人去了,一部分人停留了,于是人生軌跡也就不同了。   我很喜歡的李白(張秉新),每天天馬行空的想著各種各樣的事情,不斷的嘗試各種好玩的事情,我看過他很多很多的公司整改舉措,有些擔憂,有些贊同,然后會給他提些意見,到最后,他反駁不了我的時候,總會說一句,江南,人生不就是一場游戲么,讓我玩玩吧。錯了就錯了吧。每次到這個時候,我就是覺得,是啊,人生是什么呢,不就是一場讓自己開心的游戲么,玩玩吧,所以也就支持他很多我認為可以更保守點的決策了。   互聯網出現之后,創業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了,很多人因為沒有錢,本來一輩子也無法創業的,現在都可以了,以前創業要借錢,萬一不成功,這輩子就完蛋了,負債累累,現在只要有個好想法,一堆人給你錢,我這幾年投資了好幾個眾籌網,至少幫助了上千個人都能去試試自己的創業了,使得創業再也不會是那么高門檻的事情了,所以,即使李總理不喊萬眾創業,我們不得不承認,創業本身也就是會一個趨勢了,這個在大陸是好事情,在美國,白手起家,一直是美國夢的主旋律,美國人看到了很多一文不名的小伙伴,一個個成為富可敵國的企業家,所以,在美國相信技術的力量,相信個體的成功,社會積極努力向上。因為有榜樣。在中國,這種情況因為互聯網的出現也出現了,以前的富豪,很難是個體屌絲逆襲的出身,而且更多還是帶有很大的不可言明的邏輯關系在里面,但是因為互聯網的出現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白手起家的創業富豪,改變了這個情況,我這三年至少看到了不下五十家三年前還一文不名的公司或者個人,借助互聯網屌絲逆襲,超越了過去很多的所謂土豪,這個不斷革新的年代,這種人的出現給了很多年輕人夢想和希望,中國夢也開始出現,至少為社會樹立了更多的進取的可行性,我不知道別人是否贊同這個社會,是有史以來社會給屌絲最大可能性的社會。   黃曉捷師兄說,這個社會是幾千年來最值得干點大事的年代,不去做點事情可惜了,其實我是深以為然,互聯網讓高富帥和屌絲拉到了同一個層面,甚至反過來,屌絲在現在的社會比高富帥還有更有優勢,大變革的年代,后發者比先發者更有機會,因為他們沒有負擔,創業的各項成本更低,現在的社會把創業拉到一個層面上來,經驗無用,金錢無用,一定程度上拉到比拼勤奮和努力以及機遇運氣等一系列的能力之上。   我在臺灣、香港做演講的時候,我說,現在其實臺灣年輕人沒有太大的逆襲希望。香港也一樣,有希望的社會,不用擔心出問題,在一個穩固統治的層級制社會里,年輕人的希望是很渺茫的,需要通過不斷的往上爬獲得機會,而且出人頭地的人鳳毛麟角,但是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發現其實中國層級制不斷的被打掉,現在的年輕人,只要夠努力,肯勤奮,愛折騰,一般都會有很大的機會去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一方面來自整個社會給了更多的年輕人相對自由的空間,而且大發展和變革的明代里,年輕人也有了更多的機會乘勢而起。所以,我覺得這個年代去創業并沒有什么大問題。   隨著創業蓬勃發展,現在創業孵化器也開始雨后春筍一般的興起,因為我自己在杭州不經意玩票性子搞了個茶館,也莫名其妙的有了7100多個股東,不經意間成了一個所謂孵化器,雖然我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孵化器,這個過程中,我有過不少思考,所以就拿出來跟大家一起探討,我認為孵化器是很容易起步,但是也是很難走到最后的一個事情,因為他最終是要孵化出好的項目來保證生存下去的。   我覺得一個成功的孵化器需要具備幾個基本的條件,否則其實最終結果都不會好。誰來做都未必能做的起來,他不是一個大資本進來就可以成功的商業模式,他有很多靠錢無法堆積起來的理由。   孵化器成功第一要素是地段   我自己感覺一個孵化器能夠成功第一個因素其實是地段,很多人都說又不是房地產,怎么還跟地段有關系,但是事實上全球范圍來看一個成功的創業孵化器還是跟地段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硅谷地區有數量眾多的各種創業咖啡館,分布以斯坦福大學為中心點,分散開去,核心還是以斯坦福大學作為基礎的,為什么呢,因為斯坦福大學為這些孵化器提供了數量眾多的創業者。我們也在很多大型公司周邊也看到很多特色的孵化器,硅谷周邊大型公司周邊也都有很多咖啡館,也催生了不少優秀的企業,所以一個好的地段,其實并非是說城市中心,而是要看周圍產出創業者可能性到底有多大,這個很重要,在一個更容易產出創業者的地方,搭建孵化器的成功概率會更高。而你在一堆垃圾扎堆的地方搞孵化器,怎么搞都是死,其實在美國有兩派,一派就是硅谷派,一派就是華爾街派,很明顯,過去的富豪和精英,都是華爾街派,但是最近幾年硅谷派異軍突起,創業者云集,華爾街是個講究穩固體系,階層明顯的區域,創業者很難出人頭地,所以,硅谷熱鬧非凡,而華爾街穩重成熟,前者出創業者,孵化器,后者就是是打工精英云集。所以,一個孵化器,如果脫離區域優勢,硬生生的去砸一個孵化器的可能性會很低。   我前面說過,創業者,其實我感覺所謂創業者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折騰基因,我們在成功或者失敗的創業者身上看到的這種不安分的基因,其實都不是后天培養出來的,他們更多都是被篩選和淘汰出來的,很多人在做所謂的創業者訓練營,其實我從來不看好,創業者走出創業這一步是無法通過后天培養,那一定是來自內心一種躁動不安,如果不去做,就會感到很不開心的事情,這種事情注定是無法后天培養的,當然創業者走到一定境地之后,需要升級,完成從企業家轉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可以后天培訓,然后他們自身努力完成升級的,這個階段的必要學習是有價值的。但是在前期的創業者培育上,我個人從來不認為有價值,我們也沒有看到那個牛逼的企業家一開始是被培訓出來的,很多時候,創業教育,應該是一個不斷幫助他們脫穎而出的機會給予,而不是訓練他們。   大學生創業是典型的不靠譜   孵化器能夠位于更多創業者聚集的地方,那么就會產生更多出現創業機會的可能,這個角度看,位于相對的學校周圍和大型企業周圍,還是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只是從某個角度來看,在美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會更高,而中國大學生創業幾乎沒有成功的,我們從來不參加任何關于大學生創業選拔的活動,都是一堆沒有經驗,沒有閱歷,沒有技能、沒有格局的人,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從這點看,并非是學生自己的問題,我們得承認,中國大學教育在某個意義上講是失敗的,當然我個人沒覺得這種失敗有啥不好,中國的社會畢業之后,面臨的壓力很大,人生難得有個幾年空閑時光,讓你可以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談談戀愛,睡睡覺,干什么要去創業呢?畢業以后,有的是機會去做的事情,干什么要在大學里去做呢?美國是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畢業之后的大學生壓力并沒有那么大,所以從他們角度來看,在大學里多折騰點事情,本身也是各自的一種人生選擇,而且美國大學生的實踐水平遠高于國內,他們在大學就基本算上一個成熟的創業者了,中國至少畢業三年之后,才能算個相對合格的創業者,這三年里,他們會吃盡苦頭,嘗盡冷暖,受盡委屈,然后才能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別把自己看的太重,才能會嘗試落地了,許多大學里的孩子,都太把自己當一回事了,大學生創業,其實就可以直接歸納為不靠譜,即使有,數量也很少。   這里又分可以分兩個情況,第一個是美國還是一個技術導向的國家,在中國大談商業模式的時候,美國的創新方向還是集中在技術創新領域,我們看美國的比爾蓋茨,那是出了個牛逼的東西叫WINDONWS,所以人家輟學能牛逼,谷歌的兩個牛逼人物出了個牛逼的技術叫搜索技術,人家在技術領域也是全美頂尖人物,所以人家能輟學創業,因為做了人家做不了的事情。扎克伯格到是有點類似商業應用導向,做了個被大家廣泛使用的東西,而非技術導向,但是我們看到美國更多還是技術支撐為主。   但是中國其實還沒到那個階段,中國人口眾多,人口紅利還沒充分釋放的階段,根本輪不到技術上場,中國賣個機票都能賣出兩家上市公司的情況下,技術壓根還不需要的時候,所以,過去幾年乃至到未來兩三年內,我看中國還是會以商業模式創新應用為主導性力量,這個時候,其實是比對客戶需求的把握為核心競爭力的,你一個大學生,要啥沒啥,對社會認知不深刻,人性理解也不充分的情況下,鬼才會相信你能做出商業模式應用的創新模式,都是處于假想的自我意淫中去,想象出自己的產品,解決了多少社會問題,解決了多少人的需求,都壓根是扯淡呢?   我這幾年很少見大學生,因為見識不夠,總覺得自己能戰天斗地,一上來看,開口五千萬美金估值,說做了多少牛逼的東西,我問他你知道跟你一樣商業模式的公司么?你做過市場真正的需求調研么?你真的認為別人都是你想的那樣么?我們說,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先去看看有沒有同類的模式再去說,別人做的如何了,遇到什么問題了,這些都是創業者基本要去面臨和解決的問題,事實上能把這塊做的扎實的人都很少,這個反應了創業者其實缺乏基本的創業素養。都靠自己的想當然。很多人說來請教我問題。我基本都認為是扯淡,我們能幫上什么忙呢?你們才是創業者,理論上在這個行業里,你要做的事情,要比我明白,比我懂才是,如果你們都沒有我懂,那干什么你創業啊,我去得了。我們只能從我們看到的一些大的趨勢性問題和行業性宏觀層面給些幫助而已,具體的東西,我們怎么懂啊。都反映出了創業者很浮躁,不愿意踏實做事情的性格。   當然干脆還有很多人基本的商業計劃書都沒有,問他們做了么,他們說這個很簡單,隨時可以做,我覺得吧,其實并不是如此的,一個商業計劃書,本身真不代表啥,也沒想象中那么重要,因為很多模式本身都會變化,現在寫了,以后可能都完全不一樣,但是BP至少可以看出一個創業者基本的格局觀,也可以看出一個創業者看問題的方式方法,他是我們判斷創業者是否靠譜非常重要的依據,很多人寫商業計劃書洋洋灑灑,幾萬字,寫的很細,深怕一些東西,說不明白,也深怕給我們感覺不好,其實我們壓根不會在乎很多細節問題,我們更在乎的一個人闡述的創業邏輯,具體的細節,包括預算,其實從來都不靠譜,誰能知道實際過程中,多少數字才合理啊,這些都是細節,沒必要深究,但是你要做的事情,你解決了什么問題,你怎么解決的,你怎樣比別人更有優勢,這些遠比你去列清單,更有實際意義。   我們常說討論問題是開放式的,你會發現前面講的,后面忘記了,他是不系統的,缺乏邏輯的,想到那里講那里的,這種討論面談,固然可以討論更透徹,但是隨意性更強,很難適合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決策的,所以商業計劃書還是很重要的,不要輕易忽略。   我們也碰到很多創業者直接跟我們說,你喜歡什么樣的商業計劃書,你覺得該怎么做,有木有模板,直接可以改的,我們都會很無語,事實上,創業不是我要創,是你們自己想做一件事情,合格的創業者,是深刻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我們想要什么,你做你自己想做的,然后找到認可你的人,來投資你,然后堅定的支持你,你不是來找一幫大媽天天催著你,慣著你,不斷的干涉你,每天罵你說,你給我的計劃是這樣的,結果你卻做成這樣的,一定要知道,人是不可能改變自己的顏色的,你想做什么,認可什么,是不會改變的,如果會輕易因為別人而改變最初的想法,那么這樣的創業者,我們投資你干什么呢?只有堅定的堅持自己的初心,最初想做的事情,碰到問題,可以繞著往前,而不是直接轉向,一個經常容易轉向的人根本不值得投資啊。純粹跟我們說你想要什么樣的模式,我們寫成這樣,那不是我們想要的投資人。所以我們從來都說,商業計劃書,不是給我們的,是給你們自己的,幫助你更好的理解你自己要做的事情,幫助你更好的想明白一些事情。很多事情,大邏輯是靠譜的,但是真落到紙面上,很快會發現是不靠譜的,這些是思考的過程。   智商不高的創業者才看顯性成本   這里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其實創業總體而言,隱性成本比顯性成本更重要的,顯性成本一般指房租等成本,隱形成本,指的是那些看不到的成本,例如員工上下班的時間成本,附近員工吃住的成本,還有對外溝通交流的成本,這些都是看不到的成本。   我前面說了孵化器的地段很重要,一方面是要靠近創業者聚集的地方,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其實是孵化器還是需要更低的隱形成本,好的地段,周邊配套完備,創業者的隱形創業成本會低很多,同樣都是創業,一個地方房租免費,一個地方房租2000,但是前者地處偏遠,每天員工上下班要兩個多小時,而且有事出去溝通交流,至少兩個小時車程,想吃點東西,買點東西,都不方便,后者就市中心,地鐵、公交什么都很方便,想吃啥吃啥,想買啥買啥,那個更好。   不同的人肯定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想如果創業者圖個便宜的房租,選擇去第一個地方的話,我基本上就感覺這個團隊沒有任何的投資價值,說明智商有問題,為了便宜個千把塊錢,每天路上奔波兩三個小時的創業者,不是智商有問題是什么有問題呢?   美國許多創業者選擇車庫創業,主要是因為離開他的學校近,很方便,生活成本也很低,中國很多創業者其實都是選擇在民宅,一方面比美國的車庫成本還低,關鍵還是因為配套很完備,小區周邊什么都有,壓根不需要跑來跑去。   我一直說,創業是最快時間試錯的過程,用最短的時間證明一個模式是否可行是極其重要的,越快證明一個模式不可行,你就可以去折騰下一次機會,創業最怕就是折騰了大半年花了無數的錢,最后證明模式不可行,錢其實花的更多的同時,關鍵把有限的精力也給花費了,人生能被用來消耗的創業時間其實是非常短暫的,這個時候,時間絕對比金錢更重要。   我投資過一個團隊,我在看了他預算的時候,我感覺技術人員的工資過高了,就問他,他說,與其降低成本去招聘一些不太成熟的技術團隊,花費大量的時間磨合,不如干脆工資高點,然后減少磨合成本,最快時間試錯,看上去花錢了,實際上省錢了,這個道理就是很對的。這種人說明有格局觀,許多會算小賬的人,往往不會算大賬,我們創業是為了最終的結果,不是讓你去省錢的,省錢省到最后,其實成本反倒更高。許多老年人,也是經常犯錯,經常為了省錢,去做公交車,有點小毛病不去醫院,最后呢,錢看上去省下來了,但是結果因為小病不去看,都變成了大毛病,這個時候花的錢,遠比小毛病的時候要多的多。為了貪圖便宜省幾個房租的錢,會把公司搬到很遠的地方去的創業團隊,我一般都認為智商是有問題的。   快一定是互聯網創業里面核心的核心   互聯網有句話是唯快不破,我覺得是有道理的,創業是個誰比誰快的過程,誰的時間更快,誰的成功概率就更高,因為他有更多的時間去折騰更多的次數,我們說努力勤奮等等,回到最后其實并非是努力勤奮有多重要,而是因為努力和勤奮給了你更多的時間去試錯,從而也有了更多的抓住所謂機遇的機會,人生一次就想抓住機遇是很困難的,但是你折騰十次八次,總歸會有一次被你抓住,而一輩子,抓住一次機遇足夠了。一個不努力不勤奮的人,抓住機遇概率會很低很低。   最近我見過很多特別牛逼的技術,其實我覺得吧,現在的社會其實不再是過去,過去很多人會用一輩子去做一件事情,然后一堆人欣賞,圍觀,我感覺現在的社會變化太快,不一定是浮躁的結果,而是人類眼球轉移的快,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可能就喜歡另外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你能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也就是熱點頻出,還沒等你用一輩子熬出個未來吧,世界就變了,所以,做事情做到極致,我就不是很認同,現在的社會,一個好的技術團隊往往會被一個垃圾的技術團隊打敗,我見過一個創業者,他跟我說,他的技術比某一個很有名的APP的技術好很多很多,所以叫我投資他,一定能成功,我說別瞎扯淡了,技術好有什么用呢?市場出現技術的時候,其實對技術的依賴度并不高,被需要是第一核心,大家回想下微信剛出來的時候,技術并不是很好,但是市場需要這個東西,然后他就被接受了,我相信現在能夠做的比微信技術好的東西估計也有不少,來往,陌陌都不差,為什么搞不死微信啊,是技術的原因么,不是啊。   在合適的時候,出現了某一類市場需要的產品,人們會主動忽略技術的很多東西,技術想到一個好產品,被需要是第一性,當然在盡可能的前提下做好技術體驗是必須的,但是千萬別太講究技術的極致,非要做到很好很好完美無缺再出來,你會發現等你出來了以后,市場早被人用不太好的垃圾技術給占領了,很多技術人員創業面臨的問題就是過于追求完美,總是追求極致,問題是那里來那么多極致的東西,你應該考慮的是競爭對手的情況,你其實確切的說,只要比競爭對手好一點就可以了,那里需要做那么好呢,所有的好都是要成本投入的,所以,別陷入自我完美的要求,我見過很多才華橫溢的設計師,也見過無數牛逼的技術人員,創業都不是很成功,他們總是會拿自己的要求,去套社會用戶的要求,事實上,你之所以是設計師,是因為你比別人牛逼太多,他們并不需要那么牛逼,他們只要覺得還不錯就行,而你卻非要很好,你就自己被自己搞死了。   很多美工花費無數個日夜做出了漂亮的H5推廣稿,結果到最后,人家看一眼很震撼,然后就轉發一下啊,在然后呢,沒有然后了。說白了,都是你花費了無數多的東西,無數多的感動自己的東西,結果對于別人來說也就只是兩三秒的東西而已,根本不重要,或許你會覺得別人不懂欣賞,覺得社會浮躁,覺得世界出了問題,但是這就是現實,你無法改變的現實。所以,所謂極致體驗,其實也都是互聯網人自己吹牛逼吹出來的,真那么多極致的東西,社會也就不會迭代往前了,說明互聯網一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存在,那里有那么多極致的東西呢,吹牛逼的事情,別太信了。所以,技術要學會在奔跑中不斷調整,這一定是常態,一步到位的人,則永遠推不出好產品。   我對好的技術人員定義為三個層面,一級技術是出貨快又好,二級技術是出貨快但是一般般,三級技術是出貨慢,但是很好。我感覺我前兩者我都喜歡,后者我不需要,一個技術團隊一個星期出一個過的去的產品,一定比一個三個月出貨,但是產品很不錯的團隊要來得強,第一市場不會等你,第二你要做的很好,你的投入會很大,一旦你方向出了問題之后,越好的東西,后果代價就越大,我寧愿要一個快速試錯的團隊,也不會要一個極致體驗的團隊,好的技術產品要快速根據市場能不斷自我調整,而過于精致的東西,總是浪費試錯的時間。   互聯網加快了創業周期,目前創業大概也就是半年出結果,一個團隊如果做的產品不錯,半年基本上能融資下一輪,如果半年還沒有什么結果,那么說明方向估計會有問題,需要調整。所以,現在的創業者,我一直跟他們說,別太花時間在創業以外的事情上,也別太計較所謂的房租的事情上,差不多就行了,找個各方面都比較市中心方便的地方,弄個民宅,一個月花個兩三千,趕緊扎下來,然后拼命死活的創業,最快出產品,最快證明模式可行,然后就可以拿到風投,然后就可以搬到高大上的地方去了,孵化器這種地方,說白了都是有最好,沒有也無所謂的事情,錦上添花而已。提高的概率,而不是必然性。   杭州有不少好的小鎮,前幾天看到夢想小鎮,里面應有都有,設施一應俱全,大量創業者現在入住在里面,我經常在朋友圈里能看到很多照片,加上西溪濕地是全國最漂亮的地方,于是每天都能看到不少美好的風景圖片,然后以真羨慕嫉妒恨啊,然后滿心感慨說,那真是個談戀愛的好地方啊。既然是談戀愛的好地方,那么在這里談創業這種事情,真感覺有點扯淡的味道在里面啊。   面對如此良辰美景,我感覺在想創業的人進去了,可能都最終會春心蕩漾,一個個全談戀愛去了,創什么業呢,要想創業,那就是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吃也吃不好,住也住不好,然后每天恨不得離開這里,跟坐牢一樣,才能爆發你的潛力啊,然后里面的人,也會不斷的告訴自己,忍受今天的所有的苦難痛苦,都是為了有一天他媽的能賺很多很多的錢,這種就是創業悲情感。李開復的創新工廠很多人都很懷念,懷念什么呢,懷念一張桌子十幾個人,手腳都挪不開的工位,就是如此啊,創業是需要大家一路上逆風飛揚的那種感覺,而不是青山綠水的安逸。   黃曉捷師兄很多年前跟我說過一句話,那時候他們已經是在英藍大廈辦公,我去的時候,我調侃他們是把特別特別高大上的房間裝修出了國有企業的風格,非常的簡樸,當時,他跟另外一個合伙人,共用一個很小的房間,然后兩張沙發,三四個人在里面就轉不開圈,我說九鼎都那么大了,干什么還弄的那么寒磣,他跟我說,要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他們一直在創業路上,不想在這方面過多追求,當時我就很懺愧,創業這個東西吧,還真實如果有心的話,就去嘗試最艱苦的生活,別讓自己有態度的安逸環境。溫室里一定扶持不出太多的花朵,就是如此簡單命題而已。   創業方向比努力勤奮更重要   回到孵化器成功的第二個因素,我個人感覺其實是要有一定可控的資金,創業起步其實,什么都是空的,最主要是需要錢,沒有錢談創業都是扯淡的事情,所以孵化器如果光地段好,如果無法給予資金的話,那么也很少會有人來,這個其實不需要多說的,擁有一定金額的引導型資金,非常有助于幫助一個孵化器早期起步,其實我個人感覺大量的VC機構進行孵化器的操作成功率會更高一些,因為早期資金其實對創業者是具備很強的影響力的,對于注冊地址,辦公環境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通過資金,讓項目更好的聚集在孵化器,創造出更好的創業氛圍是相對容易的,但是這里回歸到最后,就意味著孵化器資金的背后其實特別還是考驗投資能力,沒有一定的投資能力,純粹給錢,其實是即使起了孵化器的氛圍,但是到最后都還是歸零,賺吆喝,不賺錢的生意是很難持續的。   所以這里就回到第三個問題,就是孵化器需要具備很強的創業方向的指引,就是必須知道孵化器里的產業方向很重要,想要什么人進來,想投資什么樣的公司,如果不加引導,不加甄選,到時候你會發現你把有限的精力、資金都投入到了沒有未來的項目里,最終成功率其實也是很低的,即使能成一時,但是也很難持續存在,我們這幾年看到不少產業園,其實都是門庭冷落,但是他們曾經也是非常的熱鬧,為什么呢,因為聚集的產業最終都凋零了,于是一地雞毛的格局就出現了,各個孵化器,資源就那么點,資金也有限,場地也是如此,最終投向決定了結果如何。好的方向,更容易出現好的結果。   我們這么多年來在投資領域里,真覺得創業方向比什么都重要,我是個喜歡做趨勢性分析的人,為什么研究這個問題,是因為我一直覺得賺大錢不是依賴能力,而是依賴趨勢性的機會,前幾個月有一篇文章《瞎扯賺大錢的邏輯》轉發量近千萬,很詳細的闡述了這個理由,有意識,無意識的碰到趨勢性機會,都可以讓你賺大錢,在趨勢和方向正確的基礎上,才可以談能力這個命題,方向錯誤,能力壓根就毫無用處。這種案例很多,具體也不細說了。從投資角度來看,個體能力是無法通過事前考察來發現的,而趨勢性的機會是可以通過觀察推演來思考的,所以,投資往往是看明白一個行業的未來趨勢性機會,然后在里面鋪開量來投資,不斷的提高成功概率的過程,個體的成功,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很難被明確把握。   我們這幾年還算好了,這幾年我們投資了大量互聯網金融公司,都起來非常迅速,互聯網金融過去幾年時間,催生了不下三十家估值過五億美金各類公司,非常的迅速,我們都明顯的感覺不是這些行業的從業者本身有多少逆天能力,更不見得他們比別的行業從業者更牛逼,但是為什么起來那么迅速,是因為這三年是互聯網金融的三年,同樣的能力,同樣的努力,在這個領域里成就遠遠超過其他領域,所以,我們一直認為關注行業的趨勢性機會比關注個體更有價值和意義。   前面說過,這個年代其實資金并不是最重要的,那里都能拿到錢,為什么要來你這里呢?尤其在房地產過剩的情況下,免費的房租、適當的補貼,都可以獲得,那么能給創業者更多的方向性的指引,顯得就尤為重要了,這個其實并不是為創業者所考慮的,而是孵化器本身需要去思考的終極性命題,因為孵化器最終一定是通過孵化出更多的優秀項目來獲得最終的投資收入的,所以,這個能力與其是幫助創業者,更不如說是給自己的,創業路上是非常艱辛的,而且往往非常的迷茫,許多人都很難堅定的認為自己的路是對的,都會猶豫,回頭,踟躕不前,這個時候,你能在他們肩膀上拍拍說,對的,你往前走就是了,一句話給他們帶去的可能比十倍的資金都顯得更為重要。有時候,其實路也是走出來的,足夠的信心給予支撐,其實是很重要的事情。做成特色具備口碑的孵化器,也需要堅定的信念支撐,所以我認為孵化器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點其實就是方向的指引也是重中之重,而這個其實也不是一般的孵化器能隨隨便便建立起的優勢,沒有長年深度的積累和研究支持,這個護城河其實不容易建立。   第四個我感覺很重要的點其實是孵化器需要很多的資源匯集,一個孵化器如果具備了好的地段、一定程度的資金,還有能給予一定的方向指引,我感覺基本上能保證實現較高的成功了,但是如果還想能更前一步,我感覺還需要足夠的資源支撐。資源其實往往意味著用錢是無法實現的,很多人有錢,但是就是無法獲得資源性的供給,這種才叫資源,用錢買得到的東西,一般也就只是錢而已了,資源包括了,更好的業務對接,更快的產品實現,更方便的渠道建設,哪怕更深厚的人脈積累,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資源可以降低你很多成本,也可以極大的加強你業務發展速度,這個其實很重要,在創業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有意思的點,你過去創業過程中,一個人孤獨的打拼,沒人可以幫你,你積累的用戶很難,但是通過孵化器,通過一些簡單的扶持,你可以獲得很多人的初始幫助,例如眾籌,很多人因為是你的股東,自發就成為你的用戶,然后自發的幫助你測試,自發的給你很多你可能要花費很多錢才能完善和解決的問題,而且還都是免費的,這些其實就是資源。   在這里,我到是想強調下所謂人脈資源的一些理解,我感覺其實要區分開來看,很多人跟我說,認識這個,認識那個,其實人的一輩子會認識很多人,但是都最終消失在茫茫人海,千萬別太高估人脈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圈子上場面上的所謂認識,點頭而已,很難稱得上所謂的資源的,我經常看到很多人跟我說,他的產品在圈子里調研過了,很多人都說喜歡,會用,其實這種調研,毫無意義,很多人都是點頭之交而已,當你問他會不會用,感覺如何,你會發現,越是不熟悉的人,越會跟你說不錯,不是因為真覺得不錯,而是覺得沒必要來跟你較真,要測試一個東西,好還是不好,就直接問他給不給錢,會不會投資就行了,很多說好的好的人,其實到最后掏錢的時候,都不說話了。這個就是所謂的人脈資源。必須清醒認識。   我這幾年見過無數的人,認識無數的行業領袖,高官精英,其實絕大部分,都只是所謂認識罷了,沒有什么交集,他們也不記得我,我也想不起他們,回到最后,只是因為大家沒有什么可以被互換的利益,所以也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了,我們說資源,很大程度上要能被你隨時可獲得和使用的東西,這個的前提條件往往就是需要你自己具備可被交換的東西,例如人家來找你談天,你要能給予人家足夠的回報,對得起他浪費時間跟你瞎扯,你如果不具備這個能力,也就是一次兩次的交往而已,深入不起來,真有什么事情,也很難幫上你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其實是很鄙視所謂混圈子的人,所謂混圈子,很多時候是需要相匹配的地位的,否則就是每天都在混,看上去跟誰都熟悉,實際上跟誰都不熟,現在很多圈子,回到最后都是吹牛逼扯淡的地方,一幫日子還不錯的人,天天湊一起,每天裝逼得瑟,來證明自己優越感的地方,哪怕已經負債累累了,還非要證明自己的過得不錯,來換取一些優越感,人前風光,人后滄桑的事情,有啥意義呢?撇開生活,就工作而言,人去做一件事情,要么能學到東西,要么能獲得回報,兩個都沒有,沒意思,所以很多人混圈子學到的東西,都只學會到了如何裝逼吹牛,卻學不到任何東西,這就是跟比你有錢的人一起的結果,因為他比你有錢,你其實是被附屬的,你并不重要,人家請你吃頓飯,那叫看得起你,你毫無價值,是陪襯他優越的附屬品,所以,我建議要學東西的人,還是多跟會談干貨的人在一起,會去思考,會去深入研究社會的人,別每天混圈子。毫無意義。資源的變現,前提是需要你有足夠的交換價值,你要有值得人家為你提供資源的可能性,幫忙這個東西,互為有價值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最怕就是勉強和為難,不可維系,所以要有資源的變現,前提就是你要做的很好,你有好的項目,好的創業團隊,好的想法,好的思路,好的方向,那么資源容易堆積,我們見過太多的人,來來回回就那么點事情,你怎么堆也堆積不出太多的東西。   什么是投資,什么是交易   最后,我還是想說以下,什么是投資,什么是交易,這個問題。   我在杭州的茶館,歡迎全國各地的創業者來創業,我都免費給他們辦公,不收取任何的費用,很多人都說,為什么不收呢,總要象征性收點吧,也有很多人認為是競爭需要,所以不得不免費,其實,真不是,只是因為我想區分開交易和投資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我曾經被人問怎么看張磊給耶魯大學捐款的事情,我不知道張磊大學時候是否收費了,我自己讀大學時候是繳納了學費的,我說,因為國內大學收取了我學費,所以,他教育我知識,培養我成才,這個是天經地義的,我在好,其實都是大學該交給我的,這個就屬于交易行為,他不是一個投資行為,但是有個學校如果不收取我學費,免費教育我,這個時候,我哪怕稍微好一點,都會感激學校,因為這不是交易,他們是在投資我,我好的時候,我有責任有義務在我好的時候回饋他們。   當年張磊捐款給耶魯的時候,說過耶魯改變了他的一生,因為他在很茫然的時候,耶魯大學給他寄來了OFFER還給了他全額獎學金,使得她能很好的在美國生活學習,所以,這種就是投資行為,給他錢,讓他讀書,他不能不回饋。交易永遠只能賺短期利益,而投資可以讓你獲得更遠的回報,世界上,從來不存在現在好,未來也好的事情,一般都只能兩個選一個,你選了現在好,那就會失去未來,你選了未來,往往要放棄當下,當然放棄了當下,也不一定會有未來,但是總歸有可能性的   所以,我不想因為可以忽略不計的房租收入,把我未來的可觀的收益給丟了,投資就是看五年到十年的事情,沒必要太計較,對于創業的人來說,既然你都給了那么多了,何必在多要房租呢?我們總覺得中國教育出了問題,把投資變成了交易,所以就使得人往往在乎短期收益,忽略和放棄了長期價值,這個是很可悲的事情,學校應該是做長期投資的事情,不能做短期博弈。其實這里我感覺還是要區分一個度的問題,所謂投資,一定要投資在具備潛力的人基礎上,創業角度來看,更低的出身,更勤奮的姿態,更好學的基礎,都是值得你投資的理由,你要學會跟這些人做長期投資,但是要跟那些注重當下,沒有成長的人做交易,交易不是目的,交易是投資的手段,讓你能堅持的更久,這里如何辨別和區分是個難點,世界上其實絕大部分的人其實是只能做交易的,但是一定會出現很多的可被投資的人,這個也很重要。   另外,回到孵化器來看,我感覺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孵化器最終是很難被規?;模驗榇蠖鄶党晒λ邆涞哪芰l件都不是能被規模復制,導致,孵化器要做產業化的可能性很小,點狀分布的可能性會更大,所以,政府沒必要一股腦的要去扶持大的,扶持也扶持不出來,政府其實就是做好孵化器的孵化器,幫助更多的孵化器能在這個時代里活得更好就可以了。確切說,我們大量的孵化器都是自己拿錢出來做的,他是因為看到這個行業里的機會,政府去做未必會比他們做的更好,曾經有一段時間,一些政府的人很熱心,每天提很多的建議給我,讓我按照他的意思去做,我都會很不客氣的回敬,如果我們這些長期在市場里摸爬滾打,被騙了無數錢的人,都還競爭不過你們這些每天在辦公室寫調研材料人的話,我感覺我也可以退出這個行業了,要相信總是有很多行業門檻和壁壘不是輕松可以被擊破的,專業就是專業,不是幾天幾個月就能被打掉的,政府有政府的優勢,堅持好自己的定位,可能眼界比我們更開闊,思維高度更高,但是在具體的行業里,其實一定沒有我們自己扎的深,真沒必要干涉太多。   關于為什么生孩子   最后的最后,我在講個生孩子的問題,我這幾年在想人為什么要在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生孩子,其實還真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人在最好的時候生孩子,就有能力撫養他成長,孩子長大成人了,你也就可以去死了,生命就得到了延續,沒有人是可以指望自己來延長自己的生命的,生命的傳承往往是通過孩子的出生來實現的。   那么我們在想下去,如果你八十幾歲生孩子,那么意味著你孩子沒長大,你可能就死了,于是你孩子也跟著一起死,另外,如果你二十幾三十幾生了孩子,卻想著自己把孩子一直養著,養到七十幾八十幾,那我估計最終結果也是兩個一起死的結果。   這個話題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其實人總是會死的,巔峰期會過去,巔峰期過去以后,你還想繼續保持你的一流的精力,過人的判斷其實是難度很大的,人無法在任何一個年代都獲得成功,每個人成功背后都有特定的年代特征的,是時代創造了偉大的人物,偉大的人物讓時代更加璀璨,我們說喬布斯的出現,其實前提先要考慮到3G、4G的出現,讓手機能輕松連接網絡,這個時候蘋果手機成為了偉大的產品,但是在沒有網絡的時代,蘋果就是個磚頭而已,但是3G4G不是我們喬布斯創造的,是這個時代無數的工程師努力的結果,所以一個成功人想時刻保持成功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怎么保持自己優勢呢?其實就是要學會生孩子。   在自己最好的時候,生出更多的孩子,一個不夠,要多生孩子,為什么不夠,因為生一個很可能會夭折,也可能坑爹,而且事實也是,生的越少,越容易坑爹,所以,一定要多生幾個,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競爭中,不斷的成長,這樣你死了,你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續,千萬別到七老八十的時候在想到生孩子,因為那可能意味著你們都會一起死。也千萬別生了一個孩子以后,想著養著他到死,那也是一起死的結果,我們很多企業家想不明白,每次都跟我說,這個企業跟自己孩子一樣,不舍得放手,我說不放手就一起死唄,孩子大了,要么讓他生孩子去,要么你自己生孩子去。多生幾個,多好啊。干什么守著不放呢?看上去是愛她,實際上就是害她,你自己明明已經不行了,跟不上這個時代了,還非得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這個不是找死是什么呢?這種愛本質其實是自私。   年紀大了,企業老了,一定要有這個覺悟,學會放手,別想著控制,一定要努力生出那些會把你搞死的孩子去,這樣你死了,搞死你的企業其實也還是你的,這個在美國很普遍,你看雅虎自己老了,就投資了個阿里,現在你去看看,他老年生活現在過的多好啊,沒錢了就套現一點,沒錢了就套現一點,說不定能煥發第二春在多生出幾個孩子,也不一定,還有富國銀行,投資了LENDINGCLUB,搞不死你,就投資你,這種簡單的道理,還是要想明白。   解植春點評:   我看了江南這個奔如泉涌的這個思想吧!我有一個深刻的感覺就是想起了當年李澤厚給宗白華老先生作序,說是八十多歲的宗白華老先生這個請我來做作序,藐予小子,何敢贊一辭,確實這個我讀了江南這些話之后,我有一個感覺何敢贊一辭。我們都是從過去這個時代過來的,確實理解像江南這樣后生可畏的年輕人這些看法,確實有很多感慨。   一點呢,我覺得還特別贊同的特別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他講了李克強總理這個思想,包括當前的推出的一系列圍繞這個吧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我覺得對我們這個時代對我們這些心懷各種欲望的年輕人,都是一些好事。   他也講了一些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比如說年齡的問題等等這樣一些事情,這是一個過來人,有親身體會有市場經驗,確實自己有很切身體會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我感到表示高度贊賞。   創業這個事情確實也是一個很復雜的事情,它取決于一個人的激情,先天所具備的條件,以及他對客觀事物的一些認知以及過去積累的一些人脈,以及自身擁有的一些基本素質。   過去搞投行搞銀行,包括后來搞保險,確實看到了很多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我覺得既有自身素質,也有運氣的原因。   定怎么樣能夠成功或者成不成功,這里面的還確實取決于很多因素,包括知識的積累,知識的準備,人脈的準備,成功的概率等等。   我個人的看法在如果是創業的話,前十年,由于這個整個社會的流動性資金面比較寬裕,而且整個社會處在一個資產快速積累的過程中,我個人認為只要方向比較對頭,膽子大勇敢有勇氣、敢做,成功的概率就比較大,我經常跟我們公司的一幫年輕人開玩笑,在過去十年這樣的市場和社會的氛圍下,如果你有足夠的膽量,成功的因素是比較大的。   我說一個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你敢十年以前你要如果敢到銀行去騙出一千萬來,那可能現在你就是億萬富翁,不如說到金融街去買個房子,你就是億萬富翁,如果你借一百萬的話騙出一百萬的話,將來就是一千萬,千萬富翁。   我在一個整個社會過去十年這種情況下,我認為膽量是非常有關系的,這和過去這個年代里,這個民主革命時期搞革命是一樣的,敢折騰,有膽量,這是成功的第一個要素。你這個天賦啊,知識積累啊,這是都可以的,然后有這些決定的運氣,也是很重要。   我說的意思就在前十年這種社會的氛圍,最近七八年這種社會氛圍下,這種經濟環境條件下的,會給一個人帶來的運氣是比較多的,而且現在看整個社會的氛圍呢,大家都覺得自己很有本事,不論是國有和民營在過去這樣幾年里大家的感覺都非常好,實際上這是整個大的經濟環境的決定在里邊。   未來五到十年,運氣要少得多,難度要大得多。社會資金的泡沫成分太大了. 晉城龍鼎 - 晉城網站建設為您解答!

客戶評價

專業的網站建設、響應式、手機站微信公眾號開發

© 2010-2020 龍鼎網絡 版權所有 晉ICP備14008335號-1

注冊號:140502200020561

公眾號 微信聯系

手機版 進入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