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源配资,在线配资平台注册,配资平台公司,配资点评网

×

網站建設

當前位置:首頁 > 龍鼎新聞 > 行業新聞 >

為什么Uber要和特斯拉搞在一起?來看看未來出行3大趨勢

作者:龍鼎網絡發布時間:2015-08-11 15:46:44瀏覽次數:15386文章出處:晉城自適應網站制作

  注:本文作者Jonathan Matus,原標題為《Understanding The Future Of Mobility》,虎嗅編譯。題圖來自Medium。

  我們最近參加了兩個討論未來的重要會議:一個是關于“按需經濟” (on-demand economy) 的 On Demand Economy 2015,另一個關于移動通信的 Rutberg Future Mobile 2015。

  兩個會議分別涉及一些有趣的話題,如果把這些對話和演講放在一起看,能推演出未來移動互聯生活的清晰圖景。老牌科技公司和新一代的創業公司正推動這一未來,同時也在創造各種機會和經濟混亂。

  我們看到了塑造未來出行的三大趨勢,既涉及個人也和商業有關:一、朝向按需出行服務的發展;二、無人駕駛汽車的影響;三、電動車的增長。

  這三個趨勢結合在一起,會讓未來大家出行更安全、便宜,能提供更多選擇,還更節省能源。

  上周有報道說,Uber 的 CEO 計劃當特斯拉的無人駕駛電動車上市時,購買50萬輛。為什么 Uber 愿意押寶無人駕駛電動車?為什么這些公司的計劃對未來出行如此重要?

  我們逐個看看這三個大趨勢:

  按需移動出行服務 (On-Demand Mobility)

  毫無疑問,按需移動出行服務 (On-demand mobility) 是當今交通運輸和全球經濟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我們在這里說的按需移動出行服務是指基于移動出行 app 的運輸(包括運輸人、貨物或服務),app 簡化了運輸的調度和支付過程。

  目前,拼車(ride sharing)、汽車共享(car sharing )、最后一公里快遞(last-mile delivery)服務正快速增長,這只是一個開始,在全球范圍內,人們擁有車輛的形式正在向共享、按需的模式轉變。

  《經濟學人》的文章資料顯示,使用一輛汽車用于共享服務,效果大概相當于減少 15 輛個人擁有汽車。

  這種新的按需移動出行服務,其市場領導者成功的關鍵,在于取得主要利益相關方的信任,包括消費者、監管者、保險公司、投資人。

  促進按需移動出行服務增長的因素就太多了:包括擁有汽車的開銷、通勤時間越來越長、基礎設施無法持續增加、節能減排的需求,甚至還包括千禧一代和汽車之間關系的改變。我們相信在未來三、五年里,在全球范圍內,共享平臺(拼車、最后一公里快遞、汽車共享和公共交通)會負責城市里的絕大多數交通里程的運輸。

  對于西方發達國家的人,聽到這些可能會震驚。但考慮下中國和印度的情況:這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目前,只有5%的印度人擁有汽車,道路卻已經擁擠不堪。中國的情況也一樣。

  但兩個國家都有快速增長、準備花錢的中產階級。中國和印度不可能再復制美國的汽車保有模式,所以按需移動出行會服務那些新富起來的中國人和印度人。按需移動出行服務在中國和印度發展如此之快,讓北美和歐洲都黯然失色。

  無人駕駛汽車 (Driverless Vehicles)

  一說到自動汽車,我立馬想到的便是谷歌致力于研究的無人駕駛汽車,或者是那些關于蘋果要造智能汽車的諸多謠言。

  當然,除了它們,特斯拉、沃爾沃、本質、福特都正在醉心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第一款面向消費者的自動汽車應當要不了幾年就能和大家見面了。而那種可以在公路上自動運作的卡車,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但一定會有那么一天。

  但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勢在必行,并非由消費者需求所驅動,而是來自一種強大的經濟動力,由按需移動服務的市場成功決定。這就是為什么 Uber 投入重金來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在按需服務模式中,去掉司機的部分,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服務提供商的經濟效益。

  從 Uber 目前的商業模式來看,大概有 60% 至 80% 的營收來自擁有汽車的客戶。無人駕駛汽車將會把這塊營收的一大部分交給按需服務提供商。

  按需移動服務公司有很強的動機去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和卡車,并期望從中盈利?;谶@一現實,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五到十年里,無人駕駛汽車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整個移動出行市場的局面。

  除了在全國交通線路上對運輸經濟產生實際且嚴重的沖擊之外,我們應該會看到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問題將成為人們最最關心的,同時也是監管部門仔細審查的問題。畢竟,路面上充斥了重型的鋼鐵機器,以每小時 75 英里的速度狂奔,如果沒有恰當的保護措施,真的會非常危險。

  如果你去問大多數的精算師——也就是在保險公司量化、評估風險的數學和統計專家——他們會告訴你,現階段來看,風險的規避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汽車駕駛紀錄和人口統計標識實現的。不同的人口階層往往集中在同樣的風險問題上。

  顯然,這種辦法對于無人駕駛汽車并不適用。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風險監控標準,一個在很大程度上基于駕駛行為的分析準則。這里要強調的是“基于駕駛行為”,在自動駕駛汽車上使用人口統計標準進行安全駕駛評估是毫無意義的。

  電動汽車 (Electric Vehicles)

  多年發展停滯不前,全球主要汽車廠商除了好聽的話什么都沒有做,電池領域的進展,控制系統和電動摩托科技——外加消費者對擔心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與天然氣價格動蕩的憂慮,會使得電動汽車最終成為汽車市場的主流玩家。最近的市場進入者,如特斯拉,向底特律三巨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證明了電動車可以是性感的,快速、安全、方便的,對環保的貢獻和對資源效率的提升更不必說。

  于是,按需出行市場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催化劑以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按需出行需求持續爆發性增長以及無人駕駛汽車的擴張創造了對于運輸平臺的需求,對后者進行可靠和具有成本效益的運作和維護。電動機遠比內燃機值得信賴——因為它們對維護需求更小,但卻擁有更長的工作壽命與更低廉的使用成本。

  一個按照按需服務理念設計出來的無人汽車是不會像私家車一樣大部分時間停在車庫里面。而是會保持全天候運轉,并且使用最高效的方式去續航問題 (例如在非高峰時間段更換電池)。

  隨著按需出行市場帶來的對電動汽車需求大幅增加,這種需求將會促使電動汽車 (以及電池與電機技術) 的價格下降并且提高駕駛性能。良性循環將會形成并迅速增加電動汽車的保有量。

  雖然在最初,按需移動出行服務里混合動力汽車的應用將會增加,但第二代汽車將會完全不同。這些車輛與現在市面上能看見的電動汽車不一樣。新一代的汽車將圍繞按需移動出行服務設計,不僅會優化連續行駛,維降低維護成本,而且運載效率更高、更便捷(無論是載送旅客或貨物)。

  我們想象中的電動汽車在設計時會考慮乘客的體驗(包括私密、模塊化的乘坐位、Wi-Fi、“頭等艙”座位等等設計),不僅能自動行駛,還能停下來接受快速充電、電池更換,并且可以通過網格技術相互溝通,以優化路線。

  結論

  現實的情況是我們正站在交通出行最重要的世紀演變面前。效益是巨大的:運輸的成本下降 80%,減少污染,減少出行壓力和路面情緒問題,交通事故和死亡大量減少,節約了時間也增加了生產效率。在很多城市里,停放車輛的減少將釋放出兩個本來停著汽車的車道,家里本來用于車庫的空間也可以留作他用了。

  未來的發展將受這三個重要趨勢的相互作用前行。這三個部分每個單獨都很重要,并且能連接起來形成對未來改變不可阻擋的力量。

  按需移動將會極大的改變我們的的生活,而安全信用以及數據是讓其發揮巨大潛力的關鍵。仔細想想,不管是1900s末電力的應用,或是1920s使用的汽車亦或是1940s末采用飛機,這些都不過時在構建對這些技術公共而常規的一種信任。

  今天,諸如 Uber 、Lyft 和許多其他公司提供的拼車服務正在人們的密切檢查關注之下,在美洲和全球其他地方都是如此。新一代按需出行服務市場的領導者們,他們與關鍵的利益相關人——消費者、監管者、保險公司、投資人——建立信任的能力是能否成功的關鍵。部署能夠獨立監控且可以提高路面安全的技術,是建立這種信任的一個關鍵部分。這種信任,也是加速未來出行發展所必須的。


客戶評價

專業的網站建設、響應式、手機站微信公眾號開發

© 2010-2020 龍鼎網絡 版權所有 晉ICP備14008335號-1

注冊號:140502200020561

公眾號 微信聯系

手機版 進入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