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黄璐、通讯员毕延涛、张宇)9月16日,2025秋季学期第1期年轻干部“加强政治训练、提升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围绕“弘扬大别山精神,凝聚支点建设强大精神力量”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学员们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分享学习感悟、畅谈实践方向,让红色精神与时代使命深度融合。
来自湖北经济学院、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学员曹敏,结合半个月来对大别山精神的学习,深情回望革命岁月: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热血青年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舍生忘死,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他介绍,湖北经济学院坚持“办湖北的经济学院”定位,通过建设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数字金融创新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与近20个省直部门、全省三大都市圈深化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未来,学校共青团将始终践行‘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引导青年胸怀‘国之大者’,在立志立行中坚定信念、在勤学勤思中练就本领、在实干苦干中成就事业,让青春在湖北支点建设中绽放光彩。”
学员田爱枝以大别山走出的“中国地质之父”李四光为切入点,解读大别山精神的时代内涵:“李四光先生的科研报国路,正是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生动写照。” 她说,人才是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聚焦“资源、生态、安全”三大领域筑牢地质人才根基。“大别山精神从不是纪念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干事创业的动态动力;地质工作也早已告别‘扛着锤子找石头’的传统印象,成为服务发展的‘隐形支撑’。作为新时代地质人,我们将以大别山精神为指引,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实干践行使命,为支点建设注入地质力量。”
学员何寒伟结合所在单位湖北工建的红色基因,讲述精神传承与国企担当:“湖北工建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二师,从战场到建设一线,‘听党指挥、忠诚奉献’的铁军精神始终是我们的根与魂。” 作为省属骨干国企,他表示,将持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通过深化改革、突破创新,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中部崛起实践,扛起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政治任务。
学员袁晓路则从地质工作的职能定位出发,明确实践路径:“大别山精神是湖北支点建设的力量源泉,而地质工作作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事业,天然肩负着资源保障、安全支撑、生态保护三大使命。” 他表示,将以大别山精神为引领,争当找矿突破的“开拓者”、地灾防治的“守护者”、生态保护的“践行者”、城乡融合的“推动者”、数字赋能的“引领者”,以“团结一心”的拼劲、“勇当前锋”的闯劲、“不胜不休”的韧劲,为湖北支点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炒股配资股票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